由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组织的一年一度的“2013城市生态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5月10日到11日,在生态楼601顺利召开。会议主题是“城市生态系统格局和过程演变规律与生态管理方法”。来自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广州环境科学院的老师和学生10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为期两天,一共有32个老师和同学做了报告。
本次会议分以下三个方面: 1,城市绿地格局与生态效应;2,城市生态过程、生态效应及风险;3,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与管理,展开深入广泛的讨论。
会议在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志云研究员的报告中拉开帷幕,他报告题目是:《北京城市生态系统格局和过程的生态效应》,他做完报告后,反响强烈,讨论热烈。在接下来为期两天的报告中,老师和同学们做了报告和参与讨论。会后将选择优秀论文在环境科学和生态学报上出版专集。
附录:会议主要报告人和报告题目
| 
 主题一:城市绿地格局与生态效应  | |
| 
 报告人  | 
 报告题目  | 
| 
 欧阳志云  |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格局和过程的生态效应  | 
| 
 王效科  | 
 城市植物:种类、生境变化及其生理响应  | 
| 
 张弛  | 
 等级斑块城市生态系统模型的介绍  | 
| 
 李俊祥  | 
 长江三角洲城市化的速度、增长模式与景观格局定量化:等级斑块动态的方法  | 
| 
 李小马  | 
 北京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 
 韩春萌  | 
 上海中心城区城市化过程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  | 
| 
 纪晓华  | 
 长三角城市群近十年城市化格局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  | 
| 
 钱雨果  | 
 面向复杂城市区域的多尺度景观要素分类方法  | 
| 
 王亚婷  | 
 典型城市植物对热岛效应的响应与适应研究  | 
| 
 主题二:城市生态过程、生态效应及风险  | |
| 
 李锋  | 
 城市植物生理生态对不同地表硬化的响应机理研究  | 
| 
 罗维  | 
 城市休闲地-射击场Pb对土壤动物的生态风险  | 
| 
 黄柳菁  | 
 广州市建成区绿地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  | 
| 
 赵洪涛  | 
 街尘降雨径流污染负荷估算和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 
 苏芝敏  |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昆虫物种密度的影响  | 
| 
 孙然好  | 
 城市水体景观的温度调节功能  | 
| 
 王华锋  | 
 城市植被格局与植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 
 韩立建  | 
 基于空气污染(质量)指数的不同尺度城市大气污染的初步研究  | 
| 
 李博  | 
 城市典型消费过程废弃物——废弃手机的产生量估算方法研究  | 
| 
 文志  | 
 臭氧和干旱对元宝枫叶片气孔特征的复合影响  | 
| 
 李丽  | 
 干旱影响下臭氧浓度增加对元宝枫幼苗生长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 
| 
 陈媛媛  | 
 地表硬化对油松、白蜡和元宝枫生长的影响  | 
| 
 张千千  | 
 绿色屋面降雨径流水质及径流滞留特征研究  | 
| 
 贺成武  | 
 北京城区降雨径流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 
 主题三: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与管理  | |
| 
 周健  | 
 广州碳排放情景模拟与低碳发展策略研究  | 
| 
 邓一荣  | 
 广州海珠绿色生态社区示范  | 
| 
 刘睿  | 
 城市土壤污染物自然衰减能力评价  | 
| 
 陈亮  | 
 亚热带高密度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市结构关系的模拟研究  | 
| 
 张秋卓  | 
 生态修复工程新技术实例研究--以松江五厍农业生态园区为例  | 
| 
 韩骥  | 
 城市基础设施中的物质存量及其地域差异研究  | 
| 
 崔健  | 
 城镇湿地生态系统碳汇保护与提升的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 
| 
 孟龄  | 
 气传致敏花粉监测  | 
| 
 吕斯丹  | 
 再生水灌溉盐分在土壤-地下水中的运移规律研究  | 
    